近日,在山東省輕工業協會和省白酒工業協會主辦的全省白酒質量鑒評大會上,頤陽酒業有限公司52度“五星文登學”和32度“70年代原漿”2個產品,經綜合感觀與理論、理化指標評審,得到專業顧問組的一致好評,連續十七年榮獲山東省優級糧食酒,煙威地區僅此一家。
一年創優易,十年保優難。連續十七年的省優,是對“文登學”酒始終如一穩定品質的充分肯定。而保持這一品質,文登學酒有什么訣竅呢?
論及產品,不可回避的是企業生產技術。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生命,屬高度機密。特別是對酒類企業而言,多不示人。
對此,頤陽酒業董事長于海先卻有另一番理解。他說,企業核心技術固然重要,但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更重要。我們的生產工藝透明,生產車間隨時向社會開放,我們最新的生產技術也對消費者毫無保留,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真正讓消費者清楚,他們喝的酒是怎樣一步步生產出來的,讓他們喝得明白,喝得放心。我們不怕別的企業復制,只要有利于消費者的利益,我們就敢自曝“家底”。
近年來采訪頤陽酒業較多,自以為對文登學酒的各個生產流程和技術有較全面的了解,關于好酒是如何釀出來的等相關生產環節也相繼見于報端,應是知酒之人。那么文登學酒背后還藏有什么秘密呢?
于海先說,還有一項關鍵性技術,對文登學酒的品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原來,于海先所說的,是我們之前所陌生的冷凍除濁技術。
白酒是我國的傳統蒸餾酒,工藝獨特,品種繁多,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帶來了飲酒習慣的改變,白酒消費正逐步由高度向低度化方向發展。優質低度白酒不但口感柔和、順喉,而且由于酒精含量低了,甲醇、雜醇油等有害物質含量也相應減少,更有利于健康。因此,白酒的低度化、健康化順應了國人的需求,也符合當前世界白酒發展的潮流。
韓國人喜歡“文登學”酒正是因為如此。
但是,低度白酒遇低溫時易產生白色渾濁、失光問題,嚴重影響了白酒的外觀質量。因此,解決低度白酒遇低溫時產生白色渾濁、失光問題,便成為各生產低度白酒廠家爭相研究的技術難題。
五年前,頤陽酒業解決這一問題采用的是活性碳吸附法,雖然保證了酒體不沉淀,但在生產中,他們發現,酒中的有機質也過度被吸走,同時酒液中還殘留活性碳的異味,嚴重影響了“文登學”灑的品質。
為攻克這一難關, 近年來,他們經過多次試驗,苦苦探索,成功創出了冷凍除濁工藝,在保持低度酒典型風格穩定的同時,又較好的解決了低度酒低溫時渾濁失光的問題。
在公司副總經理劉偉的陪同下,記者參觀了這套設備及生產技術。
在地下儲藏車間,有一個專門的冷凍室,里面有一個大型冷凍機和一組冷凍液機組。冷凍機正在運轉,冷凍液顯示的溫度是-15℃。這時,冷凍液通過一條不銹鋼管道,輸入到原酒冷凍罐中。
在一個冷凍罐里,記者看到,罐里自上而下盤滿了蛇形不銹鋼管,管直徑約3.5公分。工作人員介紹,經冷凍處理的-15℃冷凍液就在這里面循環,可將酒溫降至-5℃,這樣就可得到澄清透明的“文登學”酒了。
像這樣的大罐,還有4個,共10噸。
采用這種冷凍除濁技術,目前全國酒企不超過10家,而在山東,惟頤陽酒業一家。僅此一項技術,頤陽酒業就投資200多萬元。一瓶酒的生產成本相對就增加了一元。
目前,此項冷凍技術主要用于特制四星“文登學”酒。
為何特制四星“文登學”酒享受此禮遇呢?
于海先說,特制四星原為特供酒,雖然銷售面并不大,但一上市就深受消費者喜愛。
這款酒與其它酒不同之處在于,發酵時間長,一般為120天,最長200天,而一般“文登學”酒為60天。所用基酒是經過地下儲藏、窖藏、洞藏30年的原漿,為四星“文登學”中的精品。
為嚴把質量關,他們要求每窖只燒5甑(鍋),通過雙輪底發酵180-200天,然后斬頭去尾,精選出30公斤,裝壇,運往昆崳山洞藏。
天造仙境昆崳山,不僅為文登學酒帶來了優質水,而且獨具一格的山洞為洞藏酒提供了條件。山洞幽深,恒溫恒濕,冬暖夏涼,洞中四壁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產生的磁場及磁場波穿透紫砂缸,使原酒在外力作用下進一步老熟。封壇原酒洞藏其中,看似平靜,但壇內酒體正發生著微妙變化。正所謂“洞藏一載、窖藏十年”。
原酒洞藏十年,達到優質酒條件,方開壇配制。清涼爽口、綿軟幽長,恰似人間極品。
地下14米深的中國第一深窖、雙輪底發酵、冷凍除濁、五糧釀造、仙山洞藏······哪一環都無與倫比,他們共同組成“文登學”酒系統、科學的釀酒鏈條,演繹出“文登學”酒滴滴飄香的傳奇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