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今年當選了新一屆村書記。 老于51歲,個頭不高,皮膚有些黑,不太修邊幅,說話干事干脆利索,有股不服輸的勁。之前做水果生意,本地市場的桔子八成是他從南方運進來的,干過20多年,屬于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村里人稱他“于大本事”。 上屆老書記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不能接著干了,選舉時村里人便將票投給了老于,覺得老于有經濟頭腦,能夠帶領他們共同致富。 但老于是一百個搖頭。 這些年,他打交道最多的是商人。商人間交往,圖個“利”字,但老于多了一個“誠”字,誠信經營,童臾無欺,久之,樹立了威信,大家都愛與他做買賣。桔子成熟,他根本不用外出考察收購,對方直接就把貨運過來了。生意做得順風順水。 在他看來,做生意簡單。但村子里的事太多、太雜,每家親戚連親戚,很容易得罪人。不干。 鎮上的領導來了,前任老書記來了,村里部分黨員也來了,都說服他挑起這個擔子。說,一人富了算個啥,有錢人比你多的是,要能帶著大家都跟著富起來,那才叫大本事。你不是于大本事嗎?給你一個村,你能行嗎? 這一說,還真激起他不服輸的脾氣來。一拍大腿,俺干啦!我就不信舍得一身剮,還干不好個村書記! 第一次參加全鎮農村干部會,老于有些怯,他村子小,100來戶,便找了個后排的座位坐下,遇到幾個熟悉的面孔,便點頭打個招呼。 散會后,周邊幾個村的書記便張羅給他祝賀,歡迎他加入隊伍。因現在村里沒有招待費這項開支,一個村書記自掏腰包,請大家。 老于是生人,坐在首席。倒酒了,老于說啥也不喝。 老于不會喝酒。 雖然走南鬧北這么多年,與各色人物打交道,但老于從來不沾酒,生意也照樣談得下來。知道他這一特點,席間也沒人勸他。 但現在不成。 滿桌都是最基層的干部,干著幾乎同樣的事,大家在一個戰壕里打拼,有福共享,有難同當,不喝酒算啥事?但無論怎么說,老于就是不接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人家老于是大老板,哪瞧得上咱這幫土包子啊,人家體面,比咱面子大啊。 話說到這份上,老于顫顫地接了一杯。僅一兩,一會兒就順著桌子溜到了地上。這下,眾人方知,他真不能喝。找人把他背回家。 老于一直睡,醒來時,外面已是滿天星光。 老婆嫌棄,不停嘮叨。老于也自感羞愧,不語,下來咕咚咕咚喝了兩大杯水,倒頭又睡。但又睡不著,腦子里便回憶起今天喝酒的事,滿桌人一臉瞧不起他的眼神,讓他記憶猶新。 想到這,他一個屁股坐起來,俺還不信了,俺每年倒騰幾萬噸桔子,再難的事都能扛過去,這點酒算什么?俺要練酒! 第二天晚上,他在家翻箱倒柜,找出一箱酒,一看是五星文登學,是外甥去年過年送他的。啟開一瓶,找一大碗,咚咚咚,倒滿,足有半斤,雙手端起,兩腳叉開,深呼一口氣,一揚頭,咕咚咕咚,像喝水,一飲而盡。 天旋地轉,搖搖晃晃躺下,一會兒胃里翻江倒海,忍不住噴薄而出。醒來時,雖胃里有些難受,但頭不痛。 再喝。 連續一個月,老于像開個掛,天天喝,慢慢地竟然不覺得難受了,聞著酒香,還會深吸一口氣,也不大醉。他還摸出了個門道,要想不醉,快喝! 老于決定回請各位村書記。他們笑說,算了吧,你那小酒量。結果一坐下來,老于帶頭,一口一杯,眾人皆驚,再也不敢小覷于他。老于底氣更足了。 村里開展環境整治,清理“三大堆”,拆除違法建筑,但村里有幾個“刺頭”,就是不配合工作。老于親自出馬,在家擺了個“鴻門宴”,拿出五星文登學,請他們來喝酒。酒菜未上齊,老于就端起酒,咣咣咣,就是三杯。說,村里就這么點事,大家看著辦吧,不管支持不支持,干了三杯再說。大家知道他之前不喝酒,但為了村的事,這要拼命了,再不支持也覺得說不過去。酒過三巡,紛紛表態,回家就搬草堆。 第二天,大街上干干凈凈。 之后,大家知道老于在家偷著練酒,練成了一個好酒量。打趣說,老于啊,你起點太高了吧,練酒拿五星文登學來練,太奢侈。 但老于心里清楚,這酒還真不是練出來的。人活著,就憑口氣,敢拼,舍得遭罪,沒有什么拿不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