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陽酒業又推出新品酒了。 他們歷時兩年苦心研發的文登學洞藏六號酒今日正式上市,廣大消費者又可大飽口福了。 此款酒包裝簡潔大方,瓶體潤白透明。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酒基來自昆崳山洞藏,在山洞整整沉睡了十年,現在終于要出山了。 近乎神化了的文登學洞藏酒,是何等尊貴?為何市場難覓蹤影? 初春時節,我們跟隨啟酒的技術人員,來到昆崳山仙洞,一睹洞藏酒真容。 驅車一路西行,約半個時辰,我們來到了昆崳山腳下。 車停在無染寺景區。我們踏著石徑,東行百余米,有一小橋,橋跨東西,橋下溪水潺潺,妙若天音。小橋流水、密林卵石、清風鳥鳴,勾畫出一幅世外桃源的醉人美景。 過橋折向南行數十步,便進入山中。稍行,突見一石壁,上有古樹聳立,壁上綠藤纏繞,土石斑駁,壁下有一門,門上一米高刻有“文登學酒洞藏”幾個青色大字。 文登學洞藏酒就在這里。 2006年第二屆昆崳山櫻桃節前夕,頤陽酒業在此舉行了盛大的定制洞藏酒封藏大典。當時對定制洞藏酒的定位是:品質、個性、價值,走的是高端路線,尋常百姓難以享用。 頤陽酒業在市場營銷中發現,高端消費群體對洞藏酒情有獨鐘,反響較好。但由于洞藏酒僅限于私人定制,普通消費者想喝喝不到,想買買不到,只能聞其聲,未能見其影。 隨著高檔白酒平民化時代的來臨,頤陽酒業迅速轉變思路,順應市場需求,集中科研力量,利用兩年的時間,終于研制出適合普通消費者的文登學洞藏六號酒。 這些酒整整洞藏了十年,終于能與廣大消費者見面了。 進入洞中,有兩道門,密封嚴密,光線昏暗。我們手持電筒,緩慢前進。洞口較窄,僅能容兩三個人并行。洞內陰涼,隱聽水滴聲。步數十,眼前豁然開朗。洞頂高 3 米,呈弧形,洞寬約10米,千壇洞藏酒,封壇列陣,宛若古傭,延向深處。 此洞幽深,長近千米,可藏酒千噸。目前,已封存文登學原酒數百噸。 文登學酒為什么選擇了洞藏?洞藏酒有什么好處呢? 技術人員告訴我們,經五糧發酵釀出的文登學原酒,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才能包裝、出廠。這個過程也稱“老熟”。因為剛釀出的酒辛辣味較重,隨著儲存時間延長,酒便變得不上頭、凈爽、綿柔、芳香。同時,文登學酒在老熟貯藏過程中還進行著緩慢的變化,其中酯類物質、酸類物質、醇類物質相互轉換,酒質由暴辣、上頭、欠凈逐漸變得綿柔、味長、純凈,酒香回味無窮。 貯酒環境的好壞對酒的老熟至關重要。理想的貯酒環境應該是恒溫恒濕,空氣清新。目前,國內白酒貯酒環境主要有露天、庫房、地窖等幾種。近年來,部分有條件的酒企開始探索洞藏白酒,市場反響較好。而在山東,文登學酒是唯一的洞藏酒。 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可以洞藏,但洞藏的一定是好酒。 山東省白酒工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姜祖模曾對文登學洞藏酒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隨著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追求產品個性化、高端化、獨特化的呼聲越來越高。研發洞藏酒不是誰想干就能干成的。因為洞藏酒不僅在各個技術層面上要求很高,而且關鍵是要有適合洞藏的自然條件。頤陽酒業占據昆崳山獨特的資源,推出的文登學洞藏酒,首開山東省白酒業之先河。 洞藏工藝的最大優點是自然環境好。山洞一般在深山老林中,遠離城市的喧囂,無工業污染,空氣質量好,負氧離子多;其次,是恒溫恒濕,由于受山體覆蓋,因此,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小,洞內冬暖夏涼,同時又利用洞中四壁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產生的磁場及磁場波穿透紫砂缸,使原酒進行二次發酵,基酒度數高而不暴辣,多飲不上頭。 正所謂“洞藏一載、窖藏十年”“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洞內寂靜環境中,頂棚、巖壁落下的叮咚水珠聲和洞外山溪匯成的嘩嘩聲,猶如一首古老而優雅的樂曲,美妙而醉人。文登學酒匯聚著山之靈氣,邀神共飲,與仙悟道,在時光的歷練中慢慢長大成熟。 在技術人員的指揮下,數十名工人將洞藏酒啟出,搬運到早已等候在洞口的冷鏈運輸車上,拉回車間進行重新調配,生產出41.8度的文登學洞藏六號酒。 積淀了歷史的文登學洞藏六號酒,根植在中國浩瀚而精深的酒文化之中,散發著濃郁的幽香。 好酒,來了!(林濤、劉偉) |